海斯福全氟异丁腈:助力电力装备环保新时代
分类:
公司动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11-18 08:59
访问量:
在安徽安庆500千伏荣升变电站的设备区,一组银色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管道(GIL)正平稳运行。与传统设备不同,这台设备内部填充的绝缘气体并非电力行业沿用数十年的六氟化硫(SF6),而是由新宙邦集团旗下核心成员海斯福公司自主开发的全氟异丁腈(C4F7N)混合气体。
“它不仅与常规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同尺寸、同参数、同性能’,更关键的是,温室效应较六氟化硫下降97%!”工程师道出了这款环保绝缘气体的核心价值——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中,海斯福正以技术创新协助打破电力行业环保枷锁,助力电力装备迈入绿色新时代。
困局:电力行业的“环保隐痛”
电力是能源体系的“主动脉”,绝缘气体则是“主动脉”的“安全屏障”——它能熄灭电弧,确保输变电设备在高电压、高密度供电环境下稳定运行。长期以来,六氟化硫因卓越的绝缘和灭弧性能,成为行业首选材料。但其关键短板不容忽视:其大气寿命长达3200年、温室效应潜能值(GWP)高达23500——1吨六氟化硫的温室效应等价于23500吨二氧化碳(CO2),是《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需要控制的温室气体之一。随着全球“双碳”目标推进与电力系统向高电压、高密度升级,寻找“安全与环保兼顾”的替代材料,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必答题。
突破:实验室创新到产业化落地
全氟异丁腈被公认为六氟化硫替代的最优方案。性能方面,全氟异丁腈的绝缘强度约为六氟化硫的2.2倍,能为电力设备提供更可靠的绝缘保障,显著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环保方面,其混合气体的GWP小于六氟化硫的2%,1万吨替代量可年减超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

作为新宙邦旗下专注含氟材料研发的核心成员,海斯福以“解决行业痛点”为己任,攻克关键难题,依托深厚技术积淀实现全链条突破,推出“高性能+低环境影响”的环保绝缘解决方案。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落地,海斯福的步伐清晰而坚定:2021年自主开发合成路线,2022年实现中试放大、优化生产工艺。2023年,全球首条千吨级全氟异丁腈产业化生产线顺利投产,标志着海斯福正式突破全氟异丁腈规模化生产瓶颈,实现该产品的大规模、稳定化供应。2024年,海斯福成功获得生态环境部批准的全氟异丁腈的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常规登记,属全国首例。2025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对海斯福完成的“环保型电力绝缘气体及输配电装备自主研发及应用”项目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项目被认定为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落地:多元场景验证绿色应用
海斯福自主开发绿色生产工艺,掌握多组分多相态的全氟异丁腈混气技术,不仅能针对超高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设备等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的环保绝缘气体解决方案,同时构建起“合成—混气—检测—废气回收”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体系。针对气体使用后的环保处置需求,海斯福也积极与下游企业共同开发气体回收、提纯处理及合规处置方法,有望实现气体循环利用和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当前,海斯福全氟异丁腈已批量化供应给国内外主流电力装备企业,赢得客户高度认可。
2025年6月,由平高电气联合中国电科院、国网安徽电力等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550千伏全氟异丁腈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管道在安徽荣升变电站工程成功投运,标志着全氟异丁腈在超高压设备工程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世界首台550千伏全氟异丁腈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管道(GIL)投运现场 图源:平高电气
2025年8月,国内首台330千伏C4环保气体断路器在国网兰州供电公司330千伏海石湾变成功投运。该项目采用海斯福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成分、纯度等关键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项目团队高度肯定,为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创新样本。

日立能源EconiQ环保断路器验收现场 图源:日立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在电力行业着力推进六氟化硫替代对“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秉持“用绿色氟化学品及氟材料创造美好未来”的使命,海斯福将始终坚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与核心性能,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可靠、更优质的全氟异丁腈产品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我们期待与全球电力装备企业、行业伙伴携手并肩,让绿色绝缘气体走进更多变电站、覆盖更广输电网络,共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上一页
上一页